時過境遷,古生物學家找到了真正的錘子。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遍布全國的志留紀淺海紅層中的古魚類化石,發現這些化石證實了在約4.38億年前的志留紀早期,中國長江流域曾是一片汪洋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地層學雜志》上
這片海域叫揚子海,還可以進一步分為上揚子海和下揚子海,上揚子海和下揚子海由一條狹窄的水道相連今天,四千公里之外的塔里木盆地,當時并不在現在的位置,而是與中國的華南板塊相連,所以兩地的古魚非常相似日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中科院脊椎所研究員蓋志坤說
在志留紀時期,中國的華南板塊和塔里木板塊上形成了獨特的淺海紅層,這是一種特殊的沉積相,由一套紫紅色夾黃色和灰綠色的細碎屑巖組成。
這種海相紅層沉積主要形成于沿海淺水區,古大陸的存在是紅層形成時最重要的古地理因素近海海底堆積著大量由河流攜帶的含有赤鐵礦的細小碎屑如果當時海平面下降,海水將處于強氧化狀態,非常有利于赤鐵礦在成巖過程中保存在沉積物中,最終形成標志性的海洋紅層蓋志坤解釋道
紅色層的顏色很醒目,在野外很容易識別和辨認通過追蹤志留紀海洋紅層在全國的分布,研究人員重建了4.38億年前存在于中國長江流域的古海洋海岸線
事實上,除了海洋紅層,這片4.38億年前的古老海洋也在甲魚身上留下了印記。
甲魚是一種盔甲的無顎魚類,主要存在于志留紀—泥盆紀華南板塊和塔里木板塊,其堅硬的膜狀骨甲可作為化石輕易保存。
研究表明,甲魚是一種底棲濾食性魚類,主要生活環境是古陸邊緣附近的淺海因此,古生物學家將通過調查甲魚化石的空間分布來追溯志留紀淺海的規模和范圍
研究人員先后對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重慶,貴州,四川,新西蘭,西藏等省區近50個縣的早志留世海相地層進行了調查,最終在江蘇南京,浙江長興,寧國,巢湖,江西九江,湖北武漢,張家界,重慶,貴州秀山,石阡,新疆塔里木等13個地區進行了記錄。
這些魚化石的分布與紅層重建的古海岸線高度吻合,進一步證實了在4.38億年前的早志留世,中國以長江流域為主的廣大地區曾是一片汪洋結果還表明,當時華南板塊和塔里木板塊可能屬于同一海域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猜你喜歡
-
游客在進入北京環球度假區時須核驗北京健康
具體如下:北京環球度假區繼續按照相關政府部門的限流要求,以預約入園的形式加強人流動態監測和...詳情
2022-04-28
-
杭州湘湖的草坪人氣很高不少人在這里搭帳篷
湘湖邊亂搭帳篷,煞了春日風景景區出臺最新政策,將設置臨時帳篷搭建區,后續還要增設露營服務區...詳情
2022-04-14
-
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
題:南非徐霞客在云南:從行萬里路到吃百碗米線的文化之旅杜安睿來自南非,是一名國際注冊會計師...詳情
2022-04-10
-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
廣州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雙層觀光巴士全部停運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21日公布的信息顯示,過去...詳情
2022-03-22